手被碱水烧了怎么办
管道疏通剂:强碱遇沸水的危险反应与近期发生的碱烧伤案例
在浓浓的年味中,市民们忙着打扫房屋,为春节做好准备。就在这繁忙的清洁过程中,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近日,连续发生了两起因使用管道疏通剂导致的“碱烧伤”事件,提醒我们必须警惕这些看似平常的家庭清洁产品。
市民张先生在家中进行厨房水槽管道疏通时,将疏通剂倒入管道,并加入了沸水。未料到,管道里突然喷溅出碱液,导致他的面部被烧伤。原来,这款管道疏通剂含有氢氧化钠成分,遇到沸水后发生剧烈反应。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日常家务中,即使是常见的疏通剂,也需要谨慎使用。
近期,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烧伤创面科接诊了两起类似的“碱烧伤”案例。除了张先生外,还有市民王先生在使用含有氢氧化钠的“火碱”清除厨房油渍时,由于火碱水沿着破损的手套袖口渗入,造成皮肤局部碱液三度烧伤。这些案例都提醒我们,使用去污剂、疏通剂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医生提醒,春节期间,市民在收拾家时要特别留意各种去污剂、疏通剂的使用。氢氧化钠等碱性化学制剂达到一定浓度及作用时间都会对皮肤及组织造成损害。一旦发生碱液烧伤,应迅速脱去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上的残留液体,然后在流水下持续冲洗20分钟以上,并立即就医。
除了碱烧伤,市民在使用洁厕剂等含有无机酸成分的去污产品时,也应注意安全。这些产品中的强酸和强碱成分可能对人体造成腐蚀伤害。市民在使用时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半岛晨报首席记者满文飞报道,这些生动的案例提醒我们,在忙碌的春节准备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让我们在清洁房屋的也关注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