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康社会 什么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尊敬的编辑同志:您好!关于读者王芬芳所提的问题——什么是小康社会以及如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下是详细的解答。
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意味着我们党的承诺更加具体和可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系统性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五大领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那么,“小康”能否量化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科学研究所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的16项具体指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目标和方向。这些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以及环境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核心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艰巨性的任务,需要我们全体人民共同努力。除了这一核心目标外,还有诸多其他具体指标,如人均GDP、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等,共同构成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蓝图。
值得注意的是,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十八大则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在之前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显示出我们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也反映出我们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重承诺。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需要加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需要各级、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每一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奋斗。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我们的频道,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