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简介 帝王生涯无所作为的懦弱皇帝
武则天,一个充满智慧和决断的女性,她在唐朝的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引领众多文学之士参与政事,被世人尊称为“北门学士”。某年十二月,龟兹王白素稽进献名马以示友好。武则天命令元万顷、刘祎之等人编纂《列女传》、《乐书》等书,丰富了文化宝库。
在丙子年(676年),即上元三年或仪凤元年,二月安东都护府移至辽东。三月,吐蕃攻击鄯、廓等四州。八月,设置南选使以加强南方管理。青、齐等州遭遇海水泛滥,导致五千户人家遭受损失。
进入丁丑年(677年),仪凤二年四月,河南、河北地区遭遇旱灾,武则天立即下令赈济灾民。同年十二月,为了对抗吐蕃,关内、河东诸州开始招募勇士,开启了募兵制的先河。这一年,她还册封卑路斯为波斯王。
戊寅年(678年),仪凤三年正月,百官及四夷朝拜武则天于光顺门。唐军与吐蕃交战,虽败但展现了坚定的抵抗意志。
己卯年(679年),调露元年二月,东都洛阳发生饥荒,武则天从宫中出糙米赈灾。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裴行俭护送卑路斯返回波斯。八月,设都护府于交州。
庚辰年(680年),永隆元年三月,裴行俭大破突厥于黑山。八月,废皇太子李贤,立英王哲为皇太子。这一年,文成公主去世,李淳风注释了多部算经。王方翼在夏州都督任内,因应对牛疫而创造了人耕之法。
辛巳年(681年),开耀元年,突厥侵原、庆等州引发冲突。河南、河北水灾严重,灾区民众被允许前往江淮以南避难。
壬午年(682年),永淳元年,因饥荒严重,关内诸府兵被调到郑、绥等州就谷。六月,关内灾情严重,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惨状。这一年,著名的医者孙思邈去世。
癸未年(683年),李治去世,其子李显即位,但政事仍由武则天主导。这一年,绥州部白铁余起义爆发并很快被镇压。
更多关于武则天时代的精彩历史,敬请关注奇事网频道,为您持续更新更多内容。这个时代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生动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