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头抬不起来怎么办
蛙泳中的换气难题,往往不源于头部,而是与手部的动作紧密相关。在日常练习中,不能顺利抬头换气,大部分情况是因为手的划动出现了问题,未能产生足够的上升力以支撑头部浮出水面。这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划水路线的不当。在速成班中,许多初学者并未严格按照教练的指导进行划手动作,而是依赖于自己的固有习惯。他们划水的路线并非向下,而是偏向于两侧或单纯向后,这样的动作自然无法产生足够的举升力,使得游泳者在换气时无法将头部抬出水面。
划水的幅度过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手划到肩部以后,甚至到后腰部位时,这种大幅度的划臂动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而且,想要把手拉回来会产生较大的阻力,使得头部难以抬出水面进行换气。
那么,如何调整手部动作以产生足够的上升力呢?正确的做法如下:
在游泳时,手部应该在前伸完全打直的基础上(一定要尽量伸直),进行双手的平拉开动作(也就是外划)。这个过程中,肘部不应弯曲,大小臂保持直线,只需将手掌分开一定距离,掌心由合并变为朝下。外划的动作应该是水平的,不需要过度用力,真正的力量应该放在接下来的内划上。
紧接着,就是内划动作。在上一个动作的基础上,线路要立即改变——快速向下划水。这个向下曲肘内划的动作是产生上升力的关键。内划需要用爆发力,越快越好,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小臂在曲肘下划的过程中,大臂肘部应保持(接近)水平面向两侧运动。双手内划的终点不应超过两肩的连线,也就是常说的“划水不过肩”。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在内划的同时要向上顶头。只要内划与顶头动作同步协调,就能产生足够的举升力,使头部浮出水面!
其原理与做俯卧撑相似。如果没有给地面(或水面)一个向下的力,就不会有相应的向上的举升力。这其实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关键是在发力时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掌握了这个原理,就能更好地掌握蛙泳的换气技巧,享受游泳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