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鼹鼠从不患癌症之谜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了盲鼹鼠独特的抗癌免疫之谜。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盲鼹鼠不会患上癌症,它们的抗癌秘密在于一种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
盲鼹鼠生活在地下洞穴中的奇特环境中,它们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动物。其中裸鼹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冷血哺乳动物,它们没有疼痛感,且是唯一一种具有社会制度的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像蜂巢或蚁巢一样的等级群体中,有“皇后”和“工人”的角色。
这些盲鼹鼠不仅奇特,还是一种抗癌免疫动物。早在2011年,一项研究就表明盲鼹鼠体内存在一种基因能够阻止癌细胞形成。当盲鼹鼠体内的细胞开始大量繁殖时,如果这些细胞数量过多或者具有危险性,它们会自我摧毁,就像进行一场“自杀式袭击”。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维拉·古尔布维瓦及其同事对两种盲鼹鼠物种——犹太山盲鼹鼠和戈兰高地盲鼹鼠进行了研究。他们从这些盲鼹鼠身上提取细胞样本,在培养皿中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最初,这些盲鼹鼠的细胞繁殖顺利,但当细胞数量超过一定限制后,这些细胞开始快速死亡。
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细胞在死亡时会产生一种名为IFN-β的蛋白质。事实上,当细胞繁殖过多时,它们就会启动这种自我保护机制,导致大量病理性坏死细胞死亡。
与裸鼹鼠细胞的自我保护方法相比,盲鼹鼠对于细胞过度增加更为敏感,它们能够阻止细胞过多繁殖。盲鼹鼠几乎完全生活在地下环境中,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可能赋予了它们长寿的能力,包括形成有效的抗癌免疫能力。通常情况下,盲鼹鼠的寿命比普通啮齿类动物要长很多,经常能存活20多年。
虽然这项研究目前仍处于推测阶段,关于产生IFN-β的精确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澄清。科学家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找到人类治疗癌症的新方法。盲鼹鼠的抗癌秘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未来的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