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得了白眼病怎么办
针对病因的探讨,养龟人士应当注意到,过高的放养密度和水质的碱性过重是导致某些龟类疾病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春季、秋季和越冬后的初春,红耳龟和乌龟特别容易受到这种疾病的侵袭,且幼龟的发病率更高。它们出现病症的一大表征就是白眼病。说起白眼病,不少养龟的人都经历过,尤其是刚开春的时候更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水质恶化或碱性过重所引起的。一旦乌龟出现眼部发炎充血、逐渐变为灰白色肿大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这些病症的表现非常明显,病龟的和鼻黏膜因眼部炎症而糜烂,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覆盖,导致它们无法睁开眼睛。病龟会用前肢不断摩擦眼部,行动变得迟缓。严重时,双目失明、呼吸受阻,无法摄食,甚至因体弱而并发其他疾病导致衰竭死亡。
关于这一病症的诱因,主要是由于水质被污染或碱性过重,引起病龟眼部不适,它们平时常用前足擦拭眼部,这就造成了细菌感染。为了预防这种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水质清洁,避免污染物存在,同时控制水质的PH值在7.2—8.0之间,绝对禁止使用盐碱水养龟。
一旦发现乌龟出现病症,应立即采取行动。对于症状较轻的乌龟,可以使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液浸泡30分钟,连续浸泡5天。也可以用氯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涂抹乌龟眼部,每天1—2次,直至恢复。对于症状严重的乌龟,需要清除眼内的白色物和白色坏死表皮,然后将龟浸泡在含有维生素B和土霉素的溶液中。每500克水中应含有0.5片土霉素和2片维生素B,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药液。值得注意的是,夏季是水质容易受污染的时候,因此要多注意勤换水。对于绿毛龟的治疗,应用呋喃唑酮涂抹眼部,避免全身浸泡。
养龟不仅是养生的爱好,更是对生命的呵护。养龟人士必须时刻关注乌龟的健康状况,确保它们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养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