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水下古城之谜,专家称疑似史前遗址
抚仙湖,滋养了世代的云南儿女,其深邃的水域隐藏着无数引人入胜的秘密。在澄江县的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当晴空万里时,偶尔可以瞥见抚仙湖“水下古城”的墙基显形。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水下古城呢?它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
抚仙湖水下古城之谜让人神往。这片位于云南澄江县境内、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的湖泊,是中国最深的高原淡水湖之一,深处超过150米。深邃的水下隐藏着大量人工建筑遗迹。这些遗迹究竟是由谁人所建,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早在1992年,潜水爱好者耿卫就在抚仙湖水底发现了人工建筑群。为了揭开这神秘的面纱,他先后38次潜入该水域进行探测。随着耿卫的发现,中国水下考古队正式进驻抚仙湖,开始了水下考古的之旅。
2001年6月3日,央视对水下古遗迹考察进行了直播。考察过程仅仅持续了40分钟就突然中断。参与考察的专家也是各执己见,水下遗迹的“身份”依然扑朔迷离。
随着时间的推进,抚仙湖水下活动并未停止。在2006年的活动中,潜水者们在湖底发现了面积达2.4平方公里的“水下古城”。这次中,还发现了凿有印痕、圆孔、符号及人面、“太阳光芒”等图像的石板,以及疑似祭祀场所的水下“金字塔”。还有大型建筑群和若干大型建筑物等遗迹。
到了2014年,由考古学家主导、央视跟拍的第三次科学考察更是发现了金属器雕琢的太阳、月亮和男女性生殖器等砂石单体石构件。这些石构件上的图像揭示了原始的思维方式。科考团队还发现了疑似“祭典议事主位席”、“祭典石案”等遗迹和类似“通天神树”的图像等新证据。通过这些证据和材料,专家们认定抚仙湖水下建筑是一个史前遗址,是一个等待人们去发现的石质建筑群落,它可能揭示人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起源之谜。
抚仙湖的水下古城之迷如同时间的印记,隐藏着深邃的历史信息和人类文明的足迹。每一次的都是对未知的追寻和挑战,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们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充满更多的好奇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