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超前怎么办

奇闻异事 2025-03-17 04:58www.178767.com奇闻异事

医学的奥秘在于,它总是根据每个独特的个体,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同样,在散瞳的领域中,不同的个体,遵循的散瞳原则也各异。

我们首先要明白,散瞳究竟是为了什么?在眼科中,散瞳的主要目的有三重。其一,为了扩大瞳孔,以便更好地检查眼底;其二,治疗性散瞳,例如在虹膜炎的治疗中,为了防止虹膜粘连等并发症而进行的散瞳操作;其三,则是在屈光检查中,为了放松睫状肌,解除调节痉挛,治疗假性近视,确保配镜的精确度。

在市场上的散瞳药物中,主要有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环戊通眼药水和阿托品眼用凝胶等。其中,复方托吡卡胺主要用于检查眼底或快速散瞳治疗,而对于更侧重于睫状肌放松的屈光检查,环戊通和阿托品则更为常用。

从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美国的屈光检查中,更倾向于使用环戊通。而在我国,虽然许多基层单位仍在使用复方托吡卡胺进行散瞳验光,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已经逐渐转向使用环戊通,甚至在必要时使用阿托品。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初诊患者都需要进行散瞳呢?答案并非绝对。对于远视、斜弱视、眼球震颤等初诊患者,如果之前没有进行过规范的散瞳验光或配镜,那么散瞳是必要的。但对于近视患者,如果在验光过程中发现视力稳定,没有调节痉挛的迹象,那么可能就不需要散瞳。毕竟,散瞳一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还需要患者再次复查。

对于是否需要进行散瞳,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果近视患者近期没有过度用眼,且散瞳前后的屈光度变化不大,那么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散瞳验光的。

医学的每一个决策都基于对个体的全面考量。散瞳亦是如此,它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定制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1-4]

本文内容转载自“眼视光观察”,原文略有改动。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今日头条账号,为我们留言评论,我们会尽力解答您的疑惑。更多精彩资讯,下期再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