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传染幽门螺旋杆菌怎么办
近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孩子连续一个月出现脐周疼痛、反酸、恶心等症状。医生在详细了解孩子的病史和家族史后,怀疑孩子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经过血常规和C13呼气试验的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怀疑。
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和C13呼气试验呢?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能在胃酸条件下生存的微需氧螺旋杆菌,定植于胃黏膜上皮细胞,是目前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之一。而C13呼气试验则是目前公认的诊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评估其治疗效果的最佳手段。只需空腹或禁食两小时后“吹两口气”,就能快速得知是否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口、口-口途径,因此共餐制容易出现家族聚集感染的情况。季楚杰医生介绍,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家庭同居住的成年人或儿童间的相互传染导致。也就是说,如果大人外出应酬、聚餐时感染,回家后和孩子共用碗筷,就有可能传染给孩子。
那么,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有哪些危害呢?感染者可能会出现上腹疼痛、早饱、口臭、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严重的HP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甚至发展成胃癌。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及早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并及时治疗对预防胃癌有重大意义。
并非所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儿童都需要治疗。考虑到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儿童,并不主张进行根除治疗。如果病情迁延或症状明显,医生会根据病情评估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为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避免亲吻、聚餐、共用餐具等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的行为。家长在给婴幼儿喂奶或喂食时,不要用自己的嘴试温度,更不要将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孩子。日常要养成使用公筷、分餐制等好习惯,以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
这篇文章旨在向读者普及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知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关注孩子的健康。通过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其感染,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