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效应是什么-生活中的霍桑效应有哪些(附实例
霍桑效应:被关注的力量与自我改变的魔力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时,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与语言,这就是霍桑效应。这一效应源于一系列心理实验,最初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让我们跟随志奇事网小编一起,深入了解霍桑效应的魅力。
什么是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时,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与语言。这一效应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心理实验。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发现了霍桑效应。
实验最初是为了提高美国西部电器公司的生产效率。公司尝试改变各种外部因素,但生产率始终无法提高。于是,心理学家们被请来约谈工人,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抱怨。令人惊讶的是,生产效率瞬间有了显著提高。
在长达九年的实验中,最能体现霍桑效应的是当六个女工被单独挑选出来时的情景。她们的工作效率极高,因为在她们心中,这种重视的感觉让她们觉得自己很优秀,成为了特殊群体,因此加倍努力工作。
日常生活中的霍桑效应
生活中有许多霍桑效应的发生,我们平时可能没有过多注意。例如,当我们看到空间有几名访客,产生被人关注的感觉时,会马上点进这个人的空间。当我们更新的内容获得更多人的点赞时,会更有动力去分享自己的生活。这些都是霍桑效应的体现。
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在国外一所学校,学生在入学时接受智力测试,并按成绩分为优秀班和普通班。有一次,两个班的学生搞错了,真正聪明的孩子进入了普通班。一年后,优秀班的成绩依然高于普通班,这一切都得益于霍桑效应。当普通班的孩子被当作优秀生重点关注时,他们会比平时更加努力,心理上受到积极的暗示,不断向优等生靠拢。
霍桑效应展示了被关注的力量与自我改变的魔力。当我们受到关注时,会不自觉地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这种现象不仅在实验环境中存在,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