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牙蛀牙怎么办
近期全国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以及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均有所上升,尤其农村地区的患龋情况更为严峻。这一趋势不禁让我们对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的加剧深感忧虑。
何为奶瓶龋?这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最初,奶瓶龋会在上颌乳切牙的唇面龈缘处出现白垩色斑点或带状脱矿,随后逐渐扩散,侵蚀邻近的牙面,形成环状龋。如果不及时治疗,将会导致牙冠折断,仅留下残根。面对这一状况,护牙素成为了重要的救星。护牙素能够重建牙釉质的缺失部分,降低牙本质敏感性,为高风险人群提供专业牙齿保护,确保孩子吞咽安全。
奶瓶龋的危害不容忽视。除了降低乳牙的切割功能外,随着病变的加重,还会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变,给孩子带来剧烈疼痛、牙龈肿胀、流脓等症状,甚至影响恒牙的发育。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对此并不重视,让孩子抱着奶瓶入睡,数周、数月下来,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严重后果。一旦发现孩子有奶瓶龋的迹象,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那么,如何预防奶瓶龋呢 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宝宝1岁开始,应逐渐减少使用奶瓶的次数,最晚不超过1岁半。戒断奶瓶时,可改用鸭嘴杯,之后再过渡到水杯。要戒除用奶瓶吸奶入睡的习惯,如果孩子必须在睡觉时使用奶瓶,请只装白水。家长应避免将牛奶、果汁或其他含糖饮料放入奶瓶,这些液体都含有蔗糖,会危害孩子的牙齿。
除了预防,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也至关重要。孩子长出第一颗乳牙后,就应开始为孩子刷牙,最好是饭后和睡觉前进行,每日至少两次。使用的牙膏应为儿童含氟牙膏,并注意控制牙膏的量。家长应监督孩子刷牙的过程,确保刷牙时间足够长,至少2分钟。巴氏刷牙法是一种有效的刷牙方法,家长可以指导孩子按照此方法刷牙。
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家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引导。从预防到治疗,从生活习惯到刷牙方法,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孩子的口腔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口腔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