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撤出中国进展
研发机构全面撤离,IBM中国投资公司落幕
自2025年3月1日起,IBM中国投资公司(IBMV)及其分公司正式停止运营。位于北京环宇大厦的相关办公场所已启动设备拆除工作。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原中国系统中心的1800余名员工的命运,他们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大连等城市,负责研发和测试工作。自2024年8月IBM宣布研发转移以来,已有约1600名员工离职,剩余员工因未签署协议而进入待岗停职状态。
IBM强调此次调整是全球研发体系整合的一部分,旨在将开发职能转移至成本更优的地区,如印度班加罗尔,并非退出中国市场。核心业务仍由IBM(中国)有限公司运营,他们将继续提供混合云、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并声称对中国市场的客户服务能力不受影响。
裁员赔偿问题引发的争议尚未平息。在2024年的裁员中,员工曾提出2N赔偿、6个月缓冲期等诉求,但最终只有部分员工获得了N+3的补偿。此次关停后,部分员工仅获得了N倍赔偿,缓冲期的诉求依然未被满足。IBM高管陈旭东表示,裁员是“企业转型的阵痛”,矛盾主要源于组织和文化调整。
回顾这一事件的时间线:2024年8月,IBM宣布关闭中国研发部门,研发工作转移至海外;同年下半年,中国区销售额连续下滑,2023年降19.6%,2024上半年降5%,成为亚太区业绩的拖累;直至2025年3月,IBM中国投资公司完成其历史使命,正式关停。
尽管面临转型的阵痛,但IBM大中华区并未停止前行的步伐。未来,IBM将重点投入金融、汽车、跨国企业等领域,强化渠道合作并挖掘重点客户。技术布局上,混合云和AI仍是核心,IBM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国市场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在这个变革的时代,IBM正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