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第一次北伐遇到了粮食危机,最后是怎么解
历史上首次北伐的大军面临着粮食危机的巨大挑战。那时的朱棣将军面临着军中无数饥渴的士兵,他们的饥饿像尖锐的刀剑一样刺痛着每一位将领的心。永乐七年二月,朱棣派遣的使节前往大漠寻求与蒙古部的和解,却遭到了无理的杀害。这使得朱棣愤慨至极,立即派遣淇国公丘福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征讨鞑靼。靖难第一功臣丘福在这次征战中犯了轻军冒进的错误,导致前锋部队在胪朐河一带被敌人包围并歼灭。众多将领如武成侯王聪等人也在这场战役中英勇牺牲。
面对这样的惨状,朱棣决定亲自出征。在永乐八年二月,他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开启了第一次北征蒙古的旅程。经过数月的战斗,明军在斡难河畔大败敌军,敌军首领本雅失里仅带着七骑狼狈逃去。随后又在兴安岭一带击败了阿鲁台部,明军大获全胜。
胜利之下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由于朱棣为了迅速寻找敌军主力决战,选择了轻装行进,所携带的粮草物资并不多。在胜利回军的途中,粮食短缺的问题迅速显现,许多士兵几乎断粮,甚至饿死在路上。
面对这样的窘迫情况,杨荣急中生智,向朱棣提出了一个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他建议朱棣将自己御用的粮食分出一部分给士兵,并允许军中粮食充足的人与粮食短缺的人进行借贷互济。他还表示,等军队回到京城后,官府会加倍偿还这些粮食。这个提议得到了朱棣的认可和支持。
这个策略有效地缓解了军队的粮食危机。那些手中有余粮的人,在看到官府的高额偿还率后,愿意借出粮食。而那些粮食短缺的人,在官府的保障下,也愿意承担较高的利率去借贷粮食。这样一来,每一位士兵至少都能得到一定量的粮食,明军也因此顺利度过了粮荒。杨荣的智慧和策略不仅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也为朱棣的北伐胜利提供了重要支持。这次北征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明军的威武,也展现了杨荣这位智者的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