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恶俗烂梗
人民网多次对网络恶俗烂梗现象进行了评论,对网络环境中的青少年语言环境受到严重侵蚀这一现象表达了担忧,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对网络环境的净化采取共同行动。以下是关于该话题的核心观点及相关案例的生动梳理:
一、针对典型恶俗烂梗的批评与反思
“鸡你太美”这一网络热梗成为人民网批评的重点对象。该梗源自蔡徐坤的歌曲《只因你太美》,因空耳谐音被恶意剪辑成鬼畜视频,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人民网指出这样的烂梗如同“文化糟粕”,散发出的恶臭污染了青少年的语言表达环境。除此之外,其他如“老师,报giao”“你这个老六”等用语,以及涉及侮辱或性暗示的内容如“贝儿这个绿茶,哪有本公主漂亮?”“想你的腿,亲你的嘴”等,也被人民网批评为“恶俗”。这些网络热梗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价值观扭曲和文化浮躁现象。
二、网络恶俗烂梗的社会影响及治理难点
网络烂梗通过短视频、直播等现代传播渠道迅速渗透,严重冲击青少年的语言环境。部分网络主播为了吸引流量刻意制造低俗内容,导致未成年人在日常交流中滥用这些表达。平台监管的缺失也是一大问题。以B站为例,长期存在大量的“鸡你太美”恶搞视频,尽管蔡徐坤工作室已经起诉侵权,但相关内容仍未被完全清理。一些企业利用烂梗进行商标恶意抢注,加剧了网络乱象。
三、治理建议与具体行动方案
面对网络恶俗烂梗的严重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共治。家庭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帮助他们辨别低俗内容。网络平台也需要完善审核机制,及时清理违规内容。法律与政策也需要不断完善。国家知识产权局修订《商标法》,明确打击恶意抢注行为,并引入公益诉讼制度,系统规制网络乱象。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人民网强调,网络语言应当在保持机趣的同时兼具文明。在抵制网络恶俗烂梗的我们不应全盘否定网络文化,而应引导其向更健康、更有内涵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网络环境才能真正得到净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