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武宗的时代,一场太原兵变引发了朝野的震动。原本,为了讨伐昭义镇的刘稹,太原的军队被调集起来,然而因赏赐不足,军士哗变,推举杨弁为领袖,攻占了太原。
会昌四年(844年),朝廷中使马元实被杨弁贿赂,回到朝廷后夸大其词,声称杨弁兵强马壮,不可小觑。然而宰相李德裕慧眼识人,当场质询得马元实无言以对。李德裕坚决地对武宗李炎上奏,指出杨弁不过一小人,绝不能姑息。他请求调兵进击杨弁,河东监军吕义忠随即召集兵马,攻入太原,擒获杨弁,其党羽亦被悉数消灭。杨弁被押送京师接受处决。
此次兵变始于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之死。其子刘稹自称留后,拒不听命朝廷。唐武宗命令诸军征讨。太原节度使李石派遣杨弁率兵助讨刘稹。因不足,李石削减了军士的赏赐,引发士卒不满。杨弁见时机可乘,遂发动兵变,驱逐节度使李石,占据军府,释放狱囚,并与刘稹结盟。
杨弁的兵变加剧了朝廷的危机感。宰相李德裕坚决主张讨伐,河东戍榆社的士兵闻讯朝廷将派外路军攻太原,恐其妻小受害,遂拥吕义忠夺回太原,生擒杨弁及其同党。杨弁的失败坚定了朝廷对讨伐昭义镇的信心。
在处置杨弁的敕书中,杨弁被指责起于卒伍之中,却敢追逐戎帅,啸聚叛徒。尽管朝廷为了稳定局势未加显戮,但杨弁仍继续其悖乱行为,盗取战备符玺,与刘稹勾结,释放囚犯以远施奸谋。榆社之义心尚在,横水之士同恶相济,使得杨弁的兵变终告失败。
以上就是唐武宗平定太原兵变的全部内容。更多历史奇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