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龄小怎么办
今天上午,我有幸接诊了两个骨龄偏小的孩子。面对骨龄偏大的孩子时,我更倾向于看到骨龄偏小的孩子。
一个是7岁的女孩,她的骨龄只有5岁,身高达到了110厘米。按照实际年龄来看,她的身高已经达到了矮小症的水平。由于她的骨龄偏小两岁,所以实际上她的身高还在平均范围内。另一个则是9岁的男孩,他的骨龄为6岁,身高124厘米。这个孩子也处在矮小症的范围,但是结合他的骨龄来看,他的身高在同龄孩子中处于较高的百分之九十的位置。
对于女孩子来说,情况相对较好。我们只需要定期监测她的身高和骨龄,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身高没有特别的要求,比如一定要长到165厘米,那么可以不用进行干预治疗。
男孩子的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家长反映这个孩子一年只长4公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我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进一步的内分泌检查,检查孩子的甲状腺功能和生长激素是否正常。可能需要一些干预措施来帮助孩子恢复正常的生长速度。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一年自然增长很难超过5厘米。无论采用中医还是西医的治疗方法,我们都必须提升孩子的生长速度,让他们每年都能达到正常的生长标准。
尽管骨龄偏小的孩子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我们仍然需要重点关注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如果孩子每年能增长6厘米,达到正常生长速度,那么就不需要干预。但如果一年只长3、4厘米,生长速度无法提升,那么孩子的最终身高可能会不理想。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身高是医学科普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孩子的骨龄是决定他们最终身高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速度,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毕竟,孩子的骨骺线一旦闭合,他们的身高就基本定型了。我们必须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