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事网资讯分享:关于常州小学生费东创作的诗歌《手机》及其背后的故事
近日,在江苏张家港举办的“童心里的诗篇”——中国·江苏第二届全国少儿诗会颁奖典礼上,常州小学生费东创作的诗歌《手机》大放异彩,荣获一等奖。出席活动的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文明委主任王燕文,以及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费东是常州市龙虎塘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观察到,这段时间爸爸妈妈总是忙于手机,似乎忽略了他。他无奈地描述,当自己遇到作业时的问题求助父母时,他们总是沉浸在手机的世界中,难以给予回应。于是,《手机》这首诗应运而生,在其中他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长此以往,我的地位早晚不保。我该怎么办?”
评委高洪波对费东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小作者通过手机这一现代道具,巧妙地反映了儿童渴望得到关怀和理解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成人世界的真挚呼吁。这种深刻的情感使得这首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据了解,“童心里的诗篇”是中国·江苏的一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品牌活动,旨在通过诗歌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本届诗会将征稿范围扩大到港澳台及海外18周岁以下中小学生,短短一个月便收到了超过42000首作品。经过专家评选,共有120首作品获奖,其中江苏获奖作品72首。还评选出了优秀的指导老师和组织奖。
值得关注的是,诗会获奖作品集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将赠送7万册给全国的相关希望小学、各省市的少儿图书馆以及江苏省的中小学校。国内首个少儿诗歌杂志《少年诗刊》也已经开始发行,为喜欢诗歌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费东的《手机》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心声,更是现代科技时代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让我们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