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崴脚肿了怎么办
关注每日答疑,骨科问题轻松解决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小插曲,比如突如其来的脚崴。你是否曾在运动过程中不小心扭伤了脚,伴随着踝部疼痛、肿胀和发热呢?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以便快速恢复呢?
关键的第一步在于崴伤后的处理。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第一时间判断伤势的轻重。脚崴与膝关节损伤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需要根据肿胀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踝关节扭伤,临床上有一个基本处理原则,即RICE原则。那么,这个原则具体如何运用呢?让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如果只是轻微肿胀,应立即停止行走,找个地方坐下休息。千万不要揉捏受伤部位,以免加重肿胀和伤势。正确的做法是抬高受伤的脚,促进静脉回流,加快淋巴液和血液的循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在回家之前,尽量使用辅助工具或减少踝关节的负重,避免加重伤势。回家后,以平卧休息为主,避免久坐,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冷水或冰水敷患处20分钟左右,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这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起到消肿镇痛的效果。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人会错误地用热水敷患处,这可能会导致肿胀加重。热水敷应在24至48小时之后进行。
加压包扎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反应,还可以起到稳定踝关节的作用。如果韧带受损严重,可能需要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以确保韧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如果不重视脚崴伤或不采取固定措施,可能会导致踝关节不稳定,留下习惯性扭伤的后遗症。
在养伤期间,可以使用外敷膏药来加速恢复。外用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清除淤血、修复受损关节、活血化瘀、通筋活络。但必须注意的是,养伤期间要遵循医嘱,注意休息、避免过早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脚伤的恢复。总之面对脚崴伤的情况既要冷静处理也要积极应对这样才能尽快恢复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