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胳膊肿了怎么办
淋巴清扫手术虽能治愈病症,但其术后后遗症却可能导致患者面临上肢功能障碍的困扰。术后出现的水肿现象,其源头在于腋窝淋巴结清扫导致的淋巴管破坏,使淋巴回流受阻。这种情况可能在手术之后不久就发生,或者时隔数个月或数年之后出现。水肿可能逐渐显现,也可能突然发生,而其诱因则包括患侧上肢的输液、甩手锻炼、提重物以及干重活等。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淋巴水肿是一种尤为令人担忧的并发症。当淋巴结被移除后,该区域可能无法正常排除液体,导致手臂、手、乳房或躯干出现肿胀。这种状况被称为受影响的一侧。当某一区域的淋巴管无法将液体运出时,液体就会在体内积聚,造成肿胀。
为了有效预防淋巴水肿的出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抬高患肢,手术后可以借助软垫来抬高患肢。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且持续的功能锻炼,以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可以配合局部按摩和热敷,但热敷时需注意温度与时间的控制,避免烫伤。保护患肢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术后五年内,应避免在患肢进行打针、输液、抽血、测血压等活动,避免患肢承担重物,避免甩手运动,并防范蚊虫叮咬及皮肤破损。
一旦出现淋巴水肿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干预:在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拉伸导致疼痛。继续抬高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佩戴弹力袖套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能够通过逐步减压来改善淋巴的引流与再分布。对于患肢的按摩,应从手腕开始,依次向前臂、上臂进行,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3-4次。每日监测臂围可以帮助及时发现淋巴水肿,当患侧与健侧臂围差距超过2厘米时,应及时采取措施,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淋巴清扫手术的后续护理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并遵循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淋巴水肿的发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