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电影保底协议终止背后的故事

天下奇闻 2025-03-17 18:57www.178767.com天下奇闻趣事

《囧妈》保底协议终止事件:一场多方博弈与突发疫情的交织

在电影《囧妈》的保底协议终止事件中,我们见证了多方利益博弈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交织。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商业决策的调整,更是中国电影行业面临变革的一个缩影。以下是关于这一事件的关键脉络梳理。

一、原保底协议的核心条款

欢喜传媒与横店影业签署的保底协议中,核心条款包括了保底金额与票房分成以及风险分配。协议约定了24亿元的保底总票房,横店影业支付6亿元保底费及1.5亿元宣发费用。若实际票房超过24亿元,欢喜传媒可分得超额部分的35%。无论票房表现如何,欢喜传媒均可获得保底收益,而横店影业需承担宣发成本及票房未达预期的风险。

二、协议终止的直接诱因

疫情的冲击和《囧妈》的撤档成为终止协议的直接诱因。2020年1月23日,新冠疫情的暴发导致原定春节档上映的《囧妈》宣布撤档,使得保底协议约定的院线上映条件无法满足。欢喜传媒依据协议中关于“未能如期上映”的条款,合法终止了保底发行,避免了因影院关闭带来的潜在损失。

三、战略转向与利益重构

撤档次日,欢喜传媒与字节跳动达成合作,后者支付6.3亿元获得《囧妈》的流媒体首播权。这一战略转向不仅使欢喜传媒快速收回成本,还实现了额外收益。这次合作也促进了双方共赢,欢喜传媒的流媒体平台“欢喜首映”获得了字节系的流量支持,而字节跳动则利用春节流量高峰期实现了品牌曝光。

四、行业争议与道德风险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行业争议和道德风险。浙江电影行业联合声明批评欢喜传媒“背信弃义”,认为其绕过传统发行渠道破坏行业规则。尽管终止协议符合合同条款,但院线方认为在疫情特殊时期应共担损失,而非单方面转嫁风险。

五、事件影响与后续效应

《囧妈》保底协议终止事件的影响深远。这一事件被视为中国电影发行模式转型的标志性案例,加速了流媒体平台与传统院线的竞争格局重构。这次事件也暴露了保底发行模式在不可抗力下的脆弱性,促使行业重新评估风险分配机制。

《囧妈》保底协议终止是疫情催化下的商业策略调整。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合同条款的刚性约束,也反映了传统影视行业与新兴流媒体平台的利益冲突与融合趋势。在这次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商业决策、行业规则、道德风险以及技术发展的交织,也看到了中国电影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