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就120延误救治成立调查组
一、调查组成立背景与行动
在郑州市,一起悲剧触动了公众的心弦。一名年轻的大学生因急救调度不当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面对这样的重大事件,郑州市卫健委迅速反应,于2022年5月30日成立专项调查组,进驻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对这一事件展开深入调查。事件的是河南大学大三学生彭某君在关键时刻遭遇的急救延误。
调查组的工作并非盲目进行,而是采取了多种手段全面核查事件经过。他们调取了当时的通话录音、查阅了相关文档资料,进行了实地核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谈话问询。而在这个过程中,郑州市纪委监委全程监督,确保调查的公正性,同时同步启动问责程序。
二、调查结果与责任追究
经过深入调查,相关责任得到了明确的认定。首诊调度员张真颖在接听彭某君的求救电话时,对病情的严重性判断失误,未及时派车进行救援,且其沟通方式及表现出的业务能力均不符合行业规范。调度班长代文欣和调度科科长燕重远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未能严格执行重大事项上报制度,导致后续的应急处置被延误。
对于这样的严重失误,调查组采取了严肃的处理措施。调度员张真颖被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开除。而调度班长代文欣和科长燕重远则分别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和政务撤职的处分。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其他相关领导也因管理不善被诫勉谈话或约谈。
三、事件背后的机制问题
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个案,更是暴露了郑州市乃至全国急救系统存在的机制问题。在急救调度流程上,调度员对于急症的病情判断存在明显的不足,过于纠结于地址等细节而忽略了紧急响应的核心任务。调度员与110等应急系统的联动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培训和制度的漏洞也是导致这次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调度人员缺乏规范的急救知识培训,以及在面对复杂事件时的应对能力。重要信息的上报制度也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四、整改与未来展望
面对这次事件的教训,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整改行动。他们重新梳理和优化了急救调度流程,加强了人员培训,确保每一个调度员都具备应对复杂事件的能力。他们还与公安等部门加强了应急联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这次事件不仅给郑州市带来了深刻的反思,也为全国急救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类似的事件会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控制,为每一个需要急救的人提供更加高效和专业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