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是谁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谁?为何要进言于
长平之战,奠定了秦国的霸主地位,也使得赵国迅速走向衰败。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秦将杀神白起对四十万赵国降军下了杀手。在这场生死对决中,秦国先后派遣了王龁和白起,而赵国则先后派出了廉颇和赵括。由于白起的巧妙策略,他截断了赵军的粮草,使得被困的赵军孤立无援。秦军因为有后援军的补给,将赵军围困了整整四十六天。饥饿难耐的赵军甚至走到了吃人肉的地步。这一惨状的推动者,便是赵国的将领赵括。
赵括是赵奢的儿子,而赵奢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被誉为马氏。赵括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耳濡目染,对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最初他无法打败父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军事才能逐渐显现,甚至能够打败父亲。这只是书本知识的体现,他的父亲赵奢对此有着更深的担忧。
有一天,赵奢决定考验一下赵括的军事才能和对兵法的熟悉程度。他问了许多问题,赵括都能对答如流。尽管赵括的回答无懈可击,赵奢却没有给予他应有的赞扬。他告诉儿子,虽然你对兵法已经烂熟于心,但你对待战争的态度存在问题。他担心赵括过于自信,忽视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赵括的母亲也注意到了丈夫的担忧。当赵王决定让赵括担任长平之战的将领时,她感到十分担忧。她回忆起丈夫曾经说过的话,认为赵括虽然熟读了兵书,却没有实战经验,而且他的骄傲自大会导致他的失败。她向赵王进言,请求不要派赵括担任将领。赵王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定。
尽管赵括的母亲无能为力,但她向赵王提出了一个要求:如果赵括失败了,希望赵王能够保护赵家的其他人不受牵连。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最终,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战败,赵国大败。赵括的母亲履行了她的诺言,没有牵连到家人。
这是关于赵括的故事,一个从小熟读兵书、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却在战争中因为骄傲自大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忽视而导致了失败。这个故事警示我们,即使我们拥有知识和才华,但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方式也同样重要。更多故事和奇闻异事,请关注我们的频道,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的奇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