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怎么办
在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相当普遍。据统计,青壮年感染率达到了30%,而在50岁以上的群体中,感染率更是飙升到50%至80%。在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几乎接近80%,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检出率更是高达90%。这是一种寄生在胃幽门、胃窦等附近黏膜上的螺旋状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力,能够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甚至粪便等途径传播,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你可能会经历一系列胃部不适。胃痛、口臭是常见的症状,患者常常感到胃酸过多,出现泛酸和烧心的感觉。更具体的表现有腹痛、腹胀、晨起恶心、反酸、嗳气、饥饿感,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呕吐。目前,幽门螺杆菌已经被确认为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等胃病的原因之一。它也可能是胃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那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你需要注意饮食的定时定量。选择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切忌过饱,避免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以及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这些食物可能会增加癌变的几率。建议以蔬菜和面食为主,如生花生米等易消化的食物。
要注意口腔卫生。幽门螺杆菌可以在患者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滋生,因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从源头上预防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了解并避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也至关重要。口-口、粪-口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些家长因为担心食物太烫或太硬会伤到孩子,采取嘴对嘴喂食的方式或者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食用,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孩子感染病菌。必须避免这种喂食方式。
提倡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对食具进行消毒,避免接触感染。中国的传统是一家人共桌而食,没有分公筷的习惯,这增加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特别是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更应该实行分餐,以免再度感染。我们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免疫力,以抵抗病毒的侵袭。在与幽门螺杆菌的斗争中,我们要保持警惕,做好预防工作,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