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特大洪水事件始末 洪水无情人有情
在记忆的长河中,1998年那一年的洪水事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波澜。那时,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这场洪水,是20世纪继1931年和1954年之后,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
从6月中旬开始,洞庭湖、鄱阳湖的连降暴雨、大暴雨,如狂暴的旋律,让长江的流量迅速飙升。与此受上游来水和潮汛的双重压力,江苏省沿江的潮位全线超越。南京站的潮位达到了惊人的9.90米。而沿江苏南地区,从6月24日入梅到7月6日出梅,这段时间内,沿江潮位的高涨,使得内河排水受到严重阻碍,形成了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秦淮河东山站的水位更是达到了历史第三高位。
这场洪水的成因,除了气候异常、暴雨过大等自然因素外,也与河湖调蓄能力下降、削峰作用降低及水位抬高等人为因素息息相关。更为复杂的是,这场洪灾与1997年爆发的百年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厄尔尼诺带来的强大暖湿空气,如同无形的推手,加剧了降水,推动了长江流域洪峰的不断涌现。
在这场抗洪救灾的战斗中,解放军战士的英勇表现让人动容。他们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用身体阻挡沙袋被洪水冲走。在烈日下,他们与洪水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搏斗。这场战斗,不仅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抗洪经验。
这场洪水让我们明白,防范未然的重要性。汛前准备充分、统一指挥、决策正确、军民联防、全力抢险、水库调度、科学抢险、依法防洪、严格执法是我们的必修课。灾后重建工作中,我们应当加高加固堤防、消除堤身隐患、加强河道整治、保持行洪畅通、建好分蓄洪区。做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抓紧建设防洪水库,加强长江上中游的水土保持,提高防洪现代化技术也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回首1998年的那场洪水,我们应当铭记那些英勇的战士,铭记那些为防洪救灾付出努力的人们。我们也应当深刻反思,不断提高我们的防洪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免受洪水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