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致热应对法:自然缓解与科学降温
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如何治疗?让我们聆听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的解读,以解答公众的关切。
据李兰娟院士介绍,当前我国的感染者状况主要以轻症和无症状病例为主。对于轻症病例,其肺部影像表现正常,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乏力、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患者(约9成以上)的病情会在3至5天内逐渐恢复正常,体温逐渐下降,症状逐渐减轻。仅有极少数患者会持续高热不退,症状明显加重,最终发展成肺炎。
当谈到肺炎的严重程度时,李兰娟提到了“白肺”。她解释说,“白肺”是肺部影像中白色区域面积达到70%至80%时的临床称呼,属于重症患者。由奥密克戎感染导致的“白肺”占比极低。针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当前医疗界提倡采用“四抗二平衡”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抗休克、抗低氧血症、抗继发感染,并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微生态平衡。
李兰娟院士特别强调了的真实性。她指出,目前存在许多错误信息需要澄清。其中,有人认为新冠疫苗无效,这是一个误解。虽然疫苗接种后仍有感染的可能,但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新冠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后的重症率和死亡率。疫苗是我们抗击疫情的重要武器之一。
还有人认为现在不需要再采取防控措施,这也是错误的观念。作为乙类传染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己不受感染,同时也要防止传染给他人。在疫情流行期间,我们仍需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防控措施。
李兰娟建议,一旦被新冠病毒感染,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减少病情恶化的可能。她强调,如果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应及时就医。为了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家中最好自备血氧监测仪。如果监测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低于93%),即使症状不明显,也应立即就医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通过李兰娟院士的解读,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的治疗方法以及防控措施的重要性。让我们共同携手,共同抗击疫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