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祖山现6200年前“皇帝遗骨”

娱乐八卦 2025-04-15 02:20www.178767.com娱乐八卦

经过深度的研究和考察,专家们对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下的“皇帝遗骨”给出了新的解读。根据北京大学的C14同位素测年,此成人头骨已有6200年的历史,再结合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这具遗骨有可能是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这成为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考察人祖山后的共识。

人祖山位于黄河中游,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山中历代庙宇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娲皇宫和伏羲皇帝正庙。早在1984年,当娲皇宫遭遇破坏时,考古工作者便发现女娲塑像下的这具被黄绫包裹、盛于木函的遗骨。木函上的墨书记载了这一遗骨的由来,称其为“皇帝遗骨”。

从2011年的考古发掘中,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这具遗骨的信息。这次发掘共发现了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民国时代的遗物291件(套),并在娲皇宫积土中找到了人头骨、木函残片和动物骨头。这些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祭祀女娲的考古遗迹。

专家们认为,在母系社会中,女娲不仅是原始氏族的名号,也是历代氏族首领的名字。木函上的“皇帝”之说,可能是某代或最后一代女娲的称呼,反映了后人对母系社会首领女娲崇高地位的尊崇。这具遗骨无疑是明朝人眼中的“娲皇”遗骨。这一发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了重要线索,填补了上古无文字记载的历史断层。也为吉县人祖山区域是中华婚育文明、农耕文明、八卦和古代历法起源地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我们推荐大家关注美国黄石公园的神秘新物种、北纬30度的奥秘以及良渚文化等话题,这些同样引人入胜的领域也有许多未知等待我们去探索。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78767.com 奇事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