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是纪念谁写的
《为人民服务》:永恒的宗旨与不朽的纪念
这篇文章的源头,是毛泽东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张思德的同志而作的。在历史的洪流中,张思德同志的形象如同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中。
一、背景与纪念对象
张思德,一个普通的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炭窑坍塌为救战友而不幸牺牲,年仅29岁。他的事迹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幕上留下了耀眼的光芒。追悼会上,毛泽东亲自指示为其举办追悼会,并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演讲内容与意义
在追悼会上,毛泽东强调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核心思想,号召人们学习张思德的精神,团结一致抵御外敌。这篇演讲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确立了中国“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向张思德同志致敬,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崇敬,更是对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的坚守和传承。
三、发表与传播
1944年9月21日,《解放日报》刊载了这篇演讲的全文及追悼会详情,进一步扩大了其影响力。文章首次公开时,原拟标题为《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后经毛泽东审定改为《为人民服务》。这个标题的更改,也体现了文章核心思想的提炼和升华。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张思德同志的怀念和纪念,更是对一种精神、一种信念的弘扬和传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永恒的、不朽的。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在今天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弘扬这种精神,更需要学习张思德同志那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因为,只有这种精神,才能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在挑战中不断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