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的孟尝君为何被认为是奸雄?
考古发现 2025-04-04 13:48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风靡一时。而在这一潮流中,引领风气之先的,便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
田文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纳贤才,不仅吸引了各国的英才,甚至一些犯罪逃亡的人也纷纷前来寻求庇护。孟尝君的门客众多,可谓人才济济。深入了解他的故事后,我们会发现,读中国古代历史,能揭示更多历史的真相。
孟尝君的门客众多,其中不乏心狠手辣、见利忘义之徒。当齐湣王听信谗言免去孟尝君的职务时,这些门客纷纷离去;而当孟尝君恢复职务时,他们又纷纷回归,仿佛一切未曾发生。这种行为让人不禁对孟尝君的用人之道产生质疑。
当孟尝君路过赵国时,当地百姓听说他的名声很大,纷纷出来观看。当他们看到孟尝君只是一个瘦弱的小男人时,大为失望。孟尝君因此恼羞成怒,他的那些随行门客竟然当场砍杀几百人。这种行为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与民无益。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批评孟尝君收养士人,实际上是为了私益,“盗其君之禄,以立私党、张虚誉”。他收养人才不计较智愚、好坏,导致自己的私党壮大,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行为,实在是奸雄之举,不值得颂扬。
孟尝君的最大问题还在于,他为一己之私利,不顾国家利益。当齐湣王任用秦国逃亡将领吕礼为相国时,孟尝君为了达到排挤吕礼的目的,竟然写信给秦国相国魏冉,意图引发战火。这种行为,无疑是出于个人私利而践踏国家利益。
虽然孟尝君重视人才、不拘一格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大臣,选拔和重用人才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不应沽名钓誉,更不能以个人私利损害国家利益。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因其种种行为,被认为是奸雄。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孟尝君的故事,请继续关注奇事网频道。
上一篇:共和国的大将陈赓曾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