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正一品权力真不如县令吗
考古发现 2025-04-05 03:31www.178767.com考古发现
在中国古代,有一些官职虽然名称相似,实则大相径庭。例如左都御史与右都御史,以及听起来与总督相似的那个官职。初看之下,左都御史似乎只是右都御史的左右之分,但实际上左都御史的权利远超右都御史。同样地,那个听起来与总督相似的官职,虽然官衔为一品,但其实权可能连知府都比不上。
说到总督,可谓是大权在握。作为某片相对自主区域的最高行政长官,总督在政务之外还兼管军务与经济。像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都曾担此重任。虽然总督的官阶是正二品,但兼任兵部尚书后,官衔便可升至从一品。与之听起来相似的提督,权利则相去甚远。提督,全称提督军务总兵官,是一个武职官名。在清朝,全国仅有十二个陆路提督和三个水路提督。这些提督可谓封疆大吏,但掌管的区域仅限于一个或两个省,远不及总督的两省起步。而且,提督处处受制于总督,无论是管辖的地盘还是官兵都归总督管辖。
地方提督甚至不如知府。知府虽然官阶仅为四品,却拥有给皇帝上密折的权力,可以告发违法之人。而提督则不同,即使受到委屈也无法向皇帝禀报。在官员考核时,这一品大官甚至被自己小一级的人考察,实在憋屈。
那么,提督的职责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它是管辖陆路或水路的官兵,是各省绿营的最高主管官。由于权力过大,皇帝开始忌讳,中后期对其削权,导致提督变成了一个闲差。即使是九门提督,看似权力很大,实际上只是一个看门的大爷,主要职责是看好北京城的九个城门。
虽然提督的官阶看似很高,但实际上却没有太大的实权。这一切都是为了皇权的稳固,毕竟皇权至上。清朝时期的政治体制和官职设置都是为了维护皇帝的统治地位。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清朝时期官职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奇事网的相关频道。
上一篇:安徽萧县白土寨窑址2017年度考古发掘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