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趣谈:大臣李林甫与杨国忠谁更坏一些-
在唐朝的辉煌年代,亦即自683年至752年的盛世时期,一位权臣以其深不可测的智慧与手腕,长期把持着朝政,他就是杨国忠。长达十九年的相位生涯,他赢得了皇帝的深深信任。尽管传闻他早有野心勃勃的造反之心,但在李林甫在世时,他却始终压制住了这股冲动。
杨国忠,本名杨钊,出生于蒲州永乐,即今日的山西芮城。他与杨贵妃有着近亲的关系,据称是杨贵妃的曾祖兄或祖兄。这样的背景使他有了接近皇室的渠道。他的真正实力并非来自于这些关系,而是他的聪明才智和手腕。
当杨玉环在唐玄宗面前得到宠爱后,杨国忠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他飞黄腾达,升任宰相,身兼四十余职。他的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他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这场内战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混乱。他与太子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当我们比较杨国忠与李林甫这两位唐朝的主要权臣时,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他们谁更坏呢?从道德层面来看,李林甫无疑要坏得多。他有着“口有蜜而腹有剑”的特质,表面上和善可亲,但背后却暗藏杀机。从事情的严重性来看,杨国忠的行为更为恶劣。他对安史之乱的发生负有重大责任。在守潼关时,他为了私利阴谋迫使哥舒翰离开潼关,导致唐军损失惨重,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
有趣的是,在李林甫活着的时代,杨国忠竟然不敢轻举妄动。这或许是因为李林甫的智谋和手腕过于高超,使得杨国忠在他面前感到压力和不安全。无论是杨国忠还是李林甫都对唐朝的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权力斗争和私欲导致了朝廷的混乱和国家的动荡。他们的行为不仅损害了朝廷的利益也损害了百姓的利益。然而历史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或许真实的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多面。在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只是过客但他们的行为却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影响了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