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泥人张
《俗世奇人》之泥人张传奇
在冯骥才的笔下,《俗世奇人》描绘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市井画卷,其中,“泥人张”作为天津手艺界的翘楚,以其独特的技艺和传奇故事成为了人们瞩目的焦点。
一、书中形象与情节
张明山,这位天津的手艺人,被冯骥才以卓越的笔法塑造成了一个传奇人物——“泥人张”。他在天津卫手艺道中排名首位,技艺高超,无人能及。他常常出入戏院、饭馆,观察人们的百态,只需信手捏泥,便能塑造出形神兼备的人物。
书中有一经典情节,描绘了“泥人张”在饭馆遭遇盐商张五爷(海张五)的挑衅。面对对方的跋扈,泥人张当场迅速捏出对方的丑态,并大量制作“贱卖海张五”的泥塑进行反击,最终使对方服输。这一情节充分展示了“泥人张”的智勇与技艺。
二、历史原型与艺术成就
现实中的“泥人张”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正是张明山。他突破了传统的泥塑技法,融合了绘画、戏曲等元素,以“形神结合”的技艺著称。他的代表作如余三胜京剧扮相的泥塑,被誉为“活余三胜”,甚至弥补了早期影像资料的缺失。
天津泥人张彩塑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色彩丰富、细节精致而闻名。作品如《黄鹤楼》中的刘备等,展现了民间生活与戏剧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三、文化价值与影响
《俗世奇人》通过对“泥人张”等市井奇人的生动刻画,荣获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这足以证明其文学地位。“泥人张”彩塑被视为中国民间工艺的巅峰,其“工匠精神”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世代传承中。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泥人张”是文学化的表达,而现实中的天津泥人张已经历了六代的传承,至今仍然活跃在艺术领域,继续传承和发扬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他们的技艺和故事,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