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奇闻!印度100亿元修厕所遇尴尬民众仍习
印度厕所建设难题:百亿投入遭遇民众习惯露天排泄的尴尬
奇事网报道,印度为了改善国民卫生环境,投入巨大资金修建公共厕所,然而却遭遇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尽管投入巨大,但印度民众仍然习惯露天排泄,新建公厕形同虚设。
每年因此引发的疾病导致约20万印度儿童死亡。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印度采取了激将法,让孩子们嘲笑大人露天如厕,以此让人们感到羞耻,从而改变习惯。尽管广告标语直指那些生活富裕却仍在外如厕的印度人,这一陋习在大多数村镇仍普遍存在。
这一问题的根源深植于印度的种姓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清理人的排泄物被认为是最低种姓人的工作。许多村民认为在家使用厕所并不干净,而户外如厕反而更清洁。这种观念恰恰导致了水传播的疾病,成为印度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据外媒报道,因这一陋习引发的疾病导致儿童死亡的人数每年高达20万人。
自印度总理莫迪制定了“清洁印度”的计划以来,已在全国新建超过2000万个厕所,以期改变印度的卫生状况。为解决民众如厕难问题,印度甚至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用于修建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世界银行已批准这一申请,将分5年向印度提供总额15亿美元的贷款。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如今,印度的宣传标语不再是空洞的号召,而是直击人心的挑战。他们试图让人们认识到,“只有使用厕所才是真正的进步”。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广告中质问那些不使用厕所的成年人,让这一社会陋习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真正的改变还需要时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印度的厕所建设难题并非个案,它反映了在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如何平衡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冲突。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在未来,每一个印度人都能享有干净的卫生环境,告别露天排泄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