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玉生平唯一做错的事得罪乾隆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代的康雍乾三朝期间,有一位声名显赫的人物——张廷玉。这位卓越的人物不仅是《康熙字典》、《雍正实录》以及众多重要历史文献的总纂官,更是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他曾在雍正皇帝的身边担任近臣秘书,死后更是以汉臣的身份配享太庙,他的影响力在清朝一代无人能及。
张廷玉,字衡臣,号研斋,生于1672年,逝世于1755年,是安徽桐城人。他是康熙朝著名大学士张英的独子。他的一生历经三朝,担任官职长达五十年,几乎达到了无过无错的境界。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张廷玉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在中枢机要之地工作,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他的处世之道就是谨慎小心,常常保持沉默。他信奉黄山谷所说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哲理,并决定终身践行这一原则。他很少说话,但每次说话都能切中要害;他做得多,说得少,这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的为官之道。
在康熙时期,张廷玉就已经历任多个重要职位。他真正得到重用却是在雍正朝。雍正皇帝对他极其倚重,甚至把他视为股肱大臣、左右之臂。当张廷玉患病时,雍正皇帝表现出极大的关心,甚至把他视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雍正皇帝曾赏赐给他大量财物,张廷玉却谦虚推辞,但雍正皇帝坚决不允许他推辞。
雍正皇帝对张廷玉的信任和倚重还体现在许多其他方面。比如,他曾让张廷玉承担所有的密旨;在张廷玉回乡祭祖时,雍正皇帝赠给他珍贵的礼物,并特别关照他的旅途安全;在张廷玉的家族谱书《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中,也记录了雍正皇帝对他的诸多恩赐和关怀。这些事迹都充分证明了张廷玉在雍正朝的地位和影响力。
张廷玉的一生充满了辉煌和荣耀。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他谨慎的言行、卓越的才华和对国家的忠诚所带来的结果。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成功需要努力、智慧和正确的处世之道。更多关于张廷玉的故事,让我们关注历史频道,一起探索那悠久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