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布里亚特儿童身着传统服饰,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这片广袤的土地,虽然并非每个人都向往的旅游胜地,但自数万年前起,它便是人类生存的摇篮。本月初,一场关于人类进化的会议在这里召开,揭示了自然选择如何助力这里的人们适应北方严寒的天气。
西伯利亚,占据地球近10%的陆地面积,却仅居住着全球约0.5%的人口。这里的寒冷环境让居民稀少,一月份的平均温度低至零下25摄氏度。遗传学家对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居民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应对着寒冷的环境挑战。
在对部分地区的近12组样本进行对比分析时,铁列乌特人的基因特性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作为一支擅长饲养牛马、以精湛皮草制品闻名的强大族群的后裔,他们身上携带的基因具有独特的抗寒优势。
早期的研究已经表明,西伯利亚的某些族群对寒冷的适应性可能与一对基因有关。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遗传学家Anna Di Rienzo及其同事在2010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中指出,生活在寒冷气候中的人群体内的UCP1和UCP3基因以更为活跃的形式存在。这些基因能够将体内储存的脂肪直接转化为热量,这一过程被称为“非战栗产热”,无需经过肌肉运动的化学能转化或大脑的调节干预。
新的研究对西伯利亚人进行了更为全面的采样,样本囊括了西伯利亚所有地区的居民。英国剑桥大学的Alexia Cardona和她的同事分析了俄罗斯马加丹州北部生物学问题研究所采集的200组DNA样本。除了确认了UCP1基因的作用,她们还发现了另外两组基因ENPP7和PRKG1在抗寒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帮助西伯利亚人更好地适应寒冷环境。
在这片神秘而充满挑战的土地上,西伯利亚人依靠他们的基因与寒冷环境抗争,让脂肪成为他们体内的热能源泉。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奇事网频道,让我们一同探索人类基因的奥秘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