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上汗毛多怎么办
在杭州市临安区,王阿姨(化名)的身体状况逐渐下滑,让她倍感焦虑。曾经精力充沛的她,如今却连干点农活都感到力不从心。这一变化,让她不禁担忧起来。
走进临安区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王阿姨向毛颖芬主任倾诉自己的病情。她描述自己近期胃口大减,体重下降,时常便秘,已经购买胃药和通便药尝试治疗,但症状依旧时好时坏。
毛主任详细询问病情后,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发现王阿姨存在肠梗阻和大便潜血阳性的情况,为了排除胃肠道肿瘤的可能,安排了胃肠镜检查。检查结果令人震惊,王阿姨的肠道内竟然出现了一大团蠕动的蛔虫,每条都有十多厘米长,部分较粗的甚至比筷子还要壮实。这些虫体堵塞了她的结肠回盲部,正是它们导致了王阿姨的身体不适。
那么,这些蛔虫是如何进入王阿姨体内的呢?答案是典型的“病从口入”。据了解,王阿姨家的蔬菜种植使用的是农家粪肥,她在小溪里清洗蔬菜时可能没有洗净,或者她饮用了一部分生水,这些都可能导致她沾染上蛔虫卵。
毛主任表示,尽管现在的卫生条件普遍提高,但蛔虫病的发生率仍然较高。内镜下发现蛔虫最多的部位在十二指肠,王阿姨的病例算是比较严重的情况。蛔虫是身体内众多寄生虫的一种,虫卵随食物进入人体后,会在消化道内成长和繁殖,窃取身体的营养。
体内有蛔虫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而蛔虫的危害远不止于此。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肠梗阻、肠穿孔等。如果蛔虫钻入胆管,还可能引起胆管结石、胆管炎和炎等。
在此,毛主任提醒大家要预防蛔虫感染,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务必洗手。生吃水果蔬菜时一定要反复洗净,建议尽量煮熟食用。要尽量避免食用街边小吃和过夜食物。
这一案例也提醒我们,关注健康不仅要关注身体症状,也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卫生细节,预防疾病从口入。毕竟,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用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