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怎么办
关注新型肺炎疫情下的慢病管理——中国药师在前线奋战
针对收缩期血压升高的患者,选药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
目前指南推荐的五大类降压药均可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但各有侧重。其中,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噻嗪类利尿剂对于治疗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具有更好的疗效。如果患者的心率较快,可以选择使用β受体阻滞剂。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这反映了动脉硬化、血管缺乏弹性的特点。降压需要适度,不宜过低,因为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有效供血需要至少平均中心动脉压达到60-70mmhg以上。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可以将CCB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后者可以抵消前者的水肿副作用,而不会过度地进一步反射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如果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以考虑加用ARB/ACEI。
为什么年轻人的高血压表现与老年人不同呢?这是因为年轻人的高血压通常是由于小动脉硬化造成周围血管助力增大,所以用药时应主要降主动脉压。而老年人的高血压则主要是由于大动脉硬化造成的,大动脉的弹性扩张不到位,导致脉压差增大,所以用药时应注意降收缩压。
那么,高血压的个性化治疗应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个性化用药至关重要。例如,对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及蛋白尿阳性的患者,选用ACEI/ARB类药物不仅能降血压,还能综合性保护靶器官及其二级预防,实现一举多得,最大化治疗效率。
要掌握合适的时程个性化。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尽早用药,尽快达标,平稳保护;而对于低危患者,要温和用药,缓慢达标。
掌握各类、各药的个性化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要注意其品种、剂量、用法、时程、配伍等。在降压的也要关注降压外作用,因为降压是硬道理,降压外作用依赖于降压作用。
中国药师在前线奋战,深入理解并关注每一个患者的高血压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在这场新型肺炎疫情中,他们不仅是药物的提供者,更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