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继承皇位之后 雍正是怎么填补国库的空虚的
探寻国库充盈之道:雍正的治理智慧与反腐决心
如何充盈国库,是众多读者关心的焦点问题。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了解雍正皇帝是如何处理这一难题的。从接手烂摊子到国库充盈,雍正的经历可谓惊心动魄。
接手时,国库空虚,仅余八百万两银子,换算成现代货币大约仅二十亿人民币。面对这样的困境,雍正夜不能寐,深思熟虑后决定以铁腕手段治理。他在中央设立了审计机关——“会考府”,旨在查清账目,并委派十三爷与隆科多共同负责。经过一番彻查,发现户部库银亏空二百五十万两。对此,雍正责令户部历任官员赔偿一百五十万两,剩余部分则采取分期偿还的策略,逐年补齐。
除此之外,还有履郡王允祹管理内务府时的亏空,被查出后不得不变卖家当以补足欠款。河道总督赵世显因克扣水利工料,家财全部被充公。苏州织造亏空公款三十八万两,也因此抄家赔偿。雍正的反腐手段之严厉,使得许多官员心生畏惧,民间甚至称其为“抄家皇帝”。
那么,为何官府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贪污问题呢?这主要是因为清朝官员的俸禄偏低。例如,京城的一品官员的年薪仅相当于今天的四万多块钱,而知府和知州的薪资更是少得可怜,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雍正推出了“养廉银”制度,根据职位的高低给予官员们额外的补贴。随着国库的充实,养廉银的数额也在逐年增加,最高官员的补贴甚至达到了每年三万两,而其他官员也有数百两的补贴。
正是凭借这样的决心和智慧,雍正经过五年的努力,成功地将国库的空虚填补上,使得国库充盈。他的治理手段不仅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反腐必须从制度入手,只有让制度真正起到作用,才能根治贪污问题。提高官员的待遇也是防止贪污的重要途径之一。雍正的智慧与决心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