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里奇闻异事多
游览颐和园,仿佛步入了一副古老而又生动的历史画卷。这座大型山水园林,以昆明湖和万寿山为基础,汲取了杭州西湖的精髓和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是现存最彻底的一座皇家宫殿式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在颐和园里,隐藏着许多游客平时难以发现的奇闻异事。在乐寿堂前,有一口地井,井上有一个雕刻海浪纹的石座,石座上竖立着一块美丽的海青色大石头,上面刻有乾隆皇帝的题字“青芝岫”。这块山石形似灵芝和元宝,长达八米,宛如立在院中的屏风。尽管有许多游客想在此留影,但都被向导所拦阻。这块石头还有一个绰号——败家石。
据传,这块石头是明朝画家米万钟在房山所创制,他曾选择将其运至南京。但由于石头体积过大,米万钟在运输过程中耗尽了家产,而乾隆皇帝却坚持将这块石头运至颐和园,不惜拆毁乡楼并亲自命名。人们仍然习惯称它为败家石。
在颐和园的一处院落里,有一棵奇特的树,只有叶子而没有树头,这种景象极为罕见,或许这是皇家特有的树种。在本朝时期,慈禧太后最忌讳“龙头凤尾”这个词语,因此将树头砍去,于是就有了现在这棵独特的树。
来到仁寿殿前,你会发现殿前陈列的铜龙铜凤。这些铜铸的龙凤腹中空洞,是帝后举行朝会时焚烧檀香之用。当檀香燃起时,便从龙凤口中袅袅升起。铜龙铜凤不仅用来熏香,还寓意着“龙凤呈祥”。在我国古代,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上龙位于中央,凤则靠边侧。慈禧掌权后却将龙凤位置颠倒,“凤在上,龙在下”,以显示她的威严。
铜凤的爪子踏在万里疆土之上,象征着慈禧太后掌握着权力。而象征光绪皇帝的铜龙,爪内却是空洞无物,这表明光绪皇帝只是一个无名无权的皇帝。
游览颐和园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园林风光,还能领略到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深刻的历史内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