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了枣核怎么办
误吞枣核背后的故事与警示
最近,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谭先杰教授的一次经历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身为妇科肿瘤专家的他,误吞枣核后的担忧展现出了人性的真实一面。
当一枚尖锐的枣核意外进入体内,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心生不安。谭先杰教授的不安并非无的放矢。虽然最终枣核顺利排出,但他的经历却引发了大家对误吞枣核危害的好奇与关注。
误吞枣核的事件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揆亮为我们解析了其中的风险。枣核与鱼刺不同,其更大的体积意味着嵌顿和损伤消化道的几率更高。误吞枣核后,如果没有明显的异物感,很多人可能会掉以轻心,但实则风险依然存在。
遥远的(化名)一岁半的遥遥,因误吞枣核而经历了肠管的严重损伤,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例子。而12岁的彤彤虽然虚惊一场,但也足以说明误吞枣核可能带来的风险。刘揆亮强调,一旦枣核卡入食管,可能引发严重的吞咽疼痛和吞咽困难,甚至继发感染导致高热等全身症状。即使进入肠道,也有扎到肠壁、形成损伤或嵌顿的风险。特别是当肠管存在病变时,更可能导致梗阻或穿孔。
我们也不必过分惊慌。刘揆亮指出,如果误吞的枣核体积较小,且没有不适症状,那么大多数枣核是可以自行排泄出体外,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观察48至72小时,看枣核是否能随大便排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生活中,我们要对这样的情况保持警惕,但不必过分惊慌。误吞枣核虽然带有一定的风险,但并非所有的枣核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只要我们了解风险、保持警惕,并在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就一定能平安无事。谭先杰教授的经历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真实反应,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谨慎,对待身体的不适不容忽视。(记者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