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是什么意思?焚膏继晷出自哪里
中国的文化深邃浩瀚,其中蕴含着众多博大精深的知识。诸如‘焚膏继晷’这样的词汇,从表面上看似乎复杂,但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厚的含义和故事。今天,志奇事网将为您揭开这个词的神秘面纱。
何为“焚膏继晷”?
这个词语的发音为fén gāo jì guǐ。那么,“焚膏继晷”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膏”指的是油脂,这里代指灯烛;“继”是继续、接替的意思;“晷”则代表日光。整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人们为了工作或学习而勤奋不懈,夜以继日地努力。
这个词语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进学解》。在文中,韩愈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勤奋治学、不懈追求的精神。
谈及韩愈,我们不得不提这位唐代大文学家、哲学家的辉煌事迹。他是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祖籍昌黎,后人尊称其为韩昌黎。
韩愈的一生以勤奋刻苦著称。他在年幼时便失去了父亲,由哥哥韩会和嫂子抚养长大。尽管遭遇不幸,但他并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每天熟读几千字的儒家经典和其他诸子百家的书籍,并深入研究文章的脉络和大义。他还坚持抽出时间练习作文,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韩愈的勤奋并非仅限于白昼。他夜以继日地努力,点上油灯继续苦读,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他日后创作出众多优秀作品的动力源泉。
正是凭借着这种不懈努力、不断进取的精神,韩愈才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创作出众多流传千古的优秀作品。他的事迹和精神,不仅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知识的梦想,更鞭策我们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
结语: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词汇、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故事和含义。今天,我们通过‘焚膏继晷’这个词语,感受到了韩愈的勤奋和刻苦,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度。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发扬这种不懈努力的精神,不断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