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的侍寝过程,做皇帝也太难了!
在众多的影视剧作品中,比如《传》、《延禧攻略》等,皇帝宠幸嫔妃的过程似乎显得轻松而随意。只需翻一下绿头牌,或是直接前往嫔妃的寝宫留宿,就可以完成临幸。真正的历史并非如此。
实际上,皇帝在临幸后妃时,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规定和流程。在规定的时间内结束,否则就会受到祖规的惩罚。这一规定背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皇帝因过度享乐而忽略政事。皇帝心中或许会有无奈和悲哀,可能无法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多待一会儿。但身为君主,他们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能出任何差错。甚至当皇帝经过皇后或妃子的寝室时,也不能随意进入,通常不能在皇后或妃子那里过夜。
在清代,敬事房的总管太监就像是一位严格的监管者。每日晚膳后,他会呈上一个大银盘,里面放着几十块绿牌子。每块牌子上都记录着一位后妃的名字。皇帝只需看牌子而不必看人,选择哪位妃子,只需将牌子翻过来即可。
被选中的妃子需要进行汤沐等必要的准备工作。当皇帝就寝后,太监会将被子盖到皇帝的踝关节处,留下龙足裸露在外面。选中的妃子脱去外衣,裹着披风等待。由专门负责的太监背上龙床,扯去披风后,妃子便从暴露在外的龙足处匍匐钻进大被。整个过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时间限制极为严格。
事后,总管太监必须跪而,询问皇帝是否留下子嗣。如果皇帝不留,总管则会在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以确保龙精流出;如果皇帝留下,则记录在册,详细记录日期和时间。这也说明了清朝对皇帝后宫生活的限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在整个临幸过程中,清朝皇帝没有丝毫的自由可言,必须遵循严格的流程和规定。这种限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有清一朝,因皇帝专宠后妃而严重影响前朝政事处理的情况未曾发生。或许这正是古代帝王治国之道的智慧所在,平衡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