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拉稀像水泄怎么办
孟先生,一位年近花甲的男士,近期经胃镜检查被诊断为食管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糜烂出血。他自述每日清晨胃痛明显,常常泛酸、打嗝,四肢无力,饮食习惯欠佳。
经过详细的辨证分析,我们发现孟先生形体偏瘦,舌质淡胖,舌苔略黄腻,脉象细弱。平时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味,导致脾胃受伤。日久湿浊邪气滞留中焦脾胃,导致“不通则痛”。胃中浊气不降,胃气上逆,便会出现泛酸、打嗝的状况。晨起时阳气复苏,正邪交争激烈,故胃痛在早晨尤为明显。脾虚湿困,导致四肢困乏,舌质淡胖,舌苔黄腻,脉细,均为脾虚湿阻之象。
孟先生的胃脘痛属脾虚中湿、气机阻滞之证。调理方面,应以燥湿健脾、和胃理气为主。
采用苍术、陈皮、厚朴、炙甘草、泽泻、白术、猪苓、茯苓等中药,燥湿行气、利湿健脾。加上煅瓦楞、甘松、神曲、炒莱菔子、和胃散、生姜等,制酸理气、消食和胃。炙甘草与大枣则益脾调中。
经过第一次治疗,孟先生的胃脘痛基本消失,大便通畅,泛酸、打嗝减轻。但仍有腹胀、有气、饿时胃部不适等症状。二诊时,调整药方,去掉泽泻和炒菔子,加入藿香和消胀散,以化湿理气消胀。经过第三次诊疗,胃脘痛已消失,空腹时偶有泛酸、打嗝,腹胀也已缓解,饮食、睡眠正常。随后调整药方,以巩固疗效。
这个药方是由《丹溪心法》中的胃苓汤加减而来,原为胃苓散,后改为汤剂,名为胃苓汤。主治寒湿困脾、肾失气化、水液失调等症状,如脘痞腹胀、食少便溏、肢体重痛、水泻、水肿等。
该药方还适用于水泻、大便清稀如水、一日数行;湿气大、周身水肿、下肢严重;湿阻中焦、胃脘部饱胀满闷不舒、吃得少、大便不成型;以及体表湿气滞留、肢体沉重疼痛等症状。
但请注意,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切勿自行对照症状服药。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也有以上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我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