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加快,周边城市也积极响应,推动市域内部一体化进程。在这股潮流中,苏州和无锡的市域一体化尤为引人注目。
苏州和无锡都是江苏省的经济巨头,其经济实力雄厚,但市域内部散装问题也日益凸显。县级城市实力强劲,但各自为政,导致市域集聚度不高。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这一问题愈发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市域内部的散装问题,推动市域一体化成为苏州和无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苏州在市域一体化方面动作频频,全方位、多层次展开合作。昆山作为苏州的重要县级市,积极提出区域联动发展策略。与此苏州也在不断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全域范围的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
无锡对于市域一体化的迫切性和追求更加深刻。早期寻求江阴宜兴设区无果后,无锡加快了市域一体化的步伐。目前锡澄轨道交通S1线正在建设,无锡与宜兴也在推进锡宜一体化。市域一体化已成为无锡未来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希望。
常州面临的问题与苏州和无锡有所相同,但也有所不同。常州也需要推动市域一体化,但其市县一体化难度相对较大。常州的市域一体化重点在于市区一体化,以及与溧阳的协同。在交通上加强联系,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缩短主城区与溧阳的交通时间。在溧阳发展上,要大力放权,扶持其发展壮大。常州的最大文章在于常金武三者的一体化,这里面的发展空间巨大。而常州两湖创新区的提出,则是推进市域一体化的先行区,是一招妙棋。
一个大常州的建设离不开市域一体化的推动。只有充分实现市域一体化,常州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合力,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与上海等城市共同组成长三角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紧密合作的苏州、无锡、常州,共同书写长三角一体化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