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伤后怎么办
遭遇洪灾与晒伤,如何应对?
随着夏季的到来,我国南方多个地区遭遇罕见的连续暴雨,长江流域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这场与自然的较量中,江西就有151.47万人投入抗洪抢险。长时间在烈日下的抗洪抢险人员,皮肤晒伤、湿疹等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这样的困扰,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旦晒伤,皮肤会感到火辣辣的疼痛。最简单有效的缓解方法就是适度冷敷。市面上常见的晒后急救面膜都需要冰镇后使用,以降低局部热量,提高皮肤舒适感。如果没有急救面膜,可以使用冰镇后的生理盐水进行冷敷。但需要注意的是,冷敷只适用于晒伤初期,如果已经达到起水泡或大面积破溃的程度,建议立即就医。
急性期过后,就进入了漫长的修复期。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防晒,否则皮肤可能会再次出现红、肿、痛等症状。受伤的皮肤锁水功能会严重下降,局部皮肤会变得非常干燥,甚至脱皮。这时需要为皮肤补足水分并锁住水分。可以通过使用面膜、喷雾等方式补水,但要避免含有酒精的产品,因为酒精的挥发性可能会使皮肤失去更多水分。
至于皮肤锁水,夏季很多人会觉得涂锁水面霜会有油腻感而拒绝使用。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既能锁水又不让皮肤感到不适的产品。每个人的肤质不同,所以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和尝试。
那么,在饮食上我们应该如何帮助皮肤修复呢?研究表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增强皮肤对紫外线的抵御能力,有抗氧化和促进皮肤修复的作用。烟酰胺作为维生素B3的衍生物,也是皮肤科医生的宠儿。它一方面可以深层锁水,另一方面减少色素沉着,减轻UVA带来的远期伤害。我们可以通过动物的肝脏、肾脏、瘦肉和鱼等食物摄取烟酰胺。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超量的烟酰胺、维生素B3、维生素C和E都可能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我们应从日常饮食中平衡摄取这些维生素,而不是过量补充。
在这场与自然的抗争中,我们不仅要抗洪救灾,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做好防晒和皮肤护理工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抗洪抢险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