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护东西怎么办
儿童进入私有财产敏感期后,开始对自身的物品产生强烈的物权意识。在这一阶段,孩子们之间的玩具争夺成为了常见的矛盾点。新手父母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时,我们是否应该强迫他们分享?当自家孩子抢夺别人的玩具或被其他孩子抢夺时,家长是否应该介入?如果需要介入,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成长呢?
对于这位两岁多的小女孩,她不愿意分享玩具并且经常被其他孩子抢走玩具,向妈妈求助。妈妈希望孩子能学会自我保护,但同时面临着孩子无法自我保护的现实问题。在处理这种情况时,既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要教育他们如何面对问题。孙瑞雪老师指出,孩子的私有财产必须受到尊重,包括分享。但她也强调,我们不能忽视孩子的意愿而强行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可能会让孩子学会不尊重别人的东西,随意拿取别人的东西。
在面对孩子抢夺或被抢夺玩具的情况时,家长应该如何介入和引导呢?孙瑞雪老师建议,对于拿别人东西的孩子,如果家长已经教育过但仍无效,成人需要强行取回物品并归还给孩子。这时,孩子可能会有哭闹或发脾气的情况,这是正常的反应。经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后,孩子就会明白“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而对于被抢夺的孩子和家长来说,也需要理解并接受这种教育方式。这并不是对孩子的伤害,而是让他们在自己的体验中形成自己的经验。家长要坚定地和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对问题。我们不是在和问题对抗,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我们要避免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而是要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支持和帮助。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记住的原则是尊重儿童,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并共同解决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