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不解决问题怎么办
深化理解信访制度:为被拆迁人解决补偿问题的实用指南
在这个拆迁补偿日益受到关注的年代,史西宁律师为您详细解读信访制度,助力您在合理范围内提高补偿。
感受信访的温暖
当您遭遇拆迁补偿不公时,除了谈判协商,信访成为您最常接触的解决途径。这是一种门槛低、花费少的维权方式,只需携带干粮和交通费,即可启程前往有关部门。在那里,您会感受到热情的接待,您的困扰会被认真倾听和记录。这种实实在在的关怀,让老百姓感受到心声有回响,心里自然踏实。
信访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群众与政策之间的“矛盾”只是因为“不理解”。在信访过程中,通过法律的普及、耐心的倾听与解释,促进了良好的沟通。原来所谓的“矛盾”只是“误会”,相互理解才是关键。而政策始终关注弱势群体,为农民发声,因此信访的满意率一直很高。
理解信访的局限性
虽然信访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它并非万能。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信访条例》,有些信访事项是不予受理的。例如,您不能通过信访向超出范围的机关“告状”,只能向特定的有名有姓的行政机关提出。
对于拆迁补偿问题,如果拆迁款是由某个单位发放的,那么应该交给这个单位办理。实质上是依靠拆迁方的自我纠错,依靠党员干部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良知,改正自己的错误。
避免信访误区
史律师指出,有些农民对信访制度认识不足,导致出现错误的信访方式。例如,越级是明确禁止的,即使找到高层领导也是无法受理的。信访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追责或追钱。如果目的是要求合理补偿,那么应当明确责任单位并适度信访。信访人的人身安全是首位的,不应因无效信访而采取极端行为。
史律师强调,要想通过信访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深入理解并正确运用信访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拆迁补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